日前,記者走進通城縣五里鎮(zhèn)左港村,一幅山水田園畫卷徐徐展開:青山環(huán)抱,碧水潺潺,白墻黛瓦的民居錯落有致,村道干凈整潔,文化墻上的彩繪栩栩如生,村民們的笑臉溫暖而質樸。近日,在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上,左港村榮獲“全國文明村”稱號。這個曾經偏僻落后的山村,如何蝶變?yōu)槿珖拿鞯浞??記者深入左港村,探尋其文明?chuàng)建的密碼。
黨建引領聚合力,文明創(chuàng)建有“力度”
左港村位于通城縣五里鎮(zhèn)西南部,這個地處湘鄂邊界的山區(qū)村,曾面臨著地理偏遠、發(fā)展滯后的困境。該村848戶3510人分布在12.9平方公里的山區(qū)庫區(qū),轄9個村民小組。2018年以來,通過美麗鄉(xiāng)村建設,左港村成功打造了3A級善源谷風景區(qū),實現了從邊遠山村到江南水鄉(xiāng)的華麗轉身。
“我們村能有今天的變化,離不開黨建引領,黨員帶頭,群眾參與?!弊蟾鄞妩h支部書記李細波站在村委會門口,談及此次獲得“全國文明村”的榮譽稱號時自豪地說道。
在左港村,文明創(chuàng)建不是一句口號,而是一場全民行動。村“兩委”班子將文明村創(chuàng)建納入村莊整體發(fā)展規(guī)劃,成立了以村黨組織書記為組長的創(chuàng)建小組,制定了詳細的創(chuàng)建計劃和實施方案。每周一,村組干部都會在駐村工作隊的指導下召開例會,學習政策、討論工作、解決問題。
“以前村里開會,人總是到不齊,現在不一樣了,大家積極性很高,都愿意為村里的事情出謀劃策?!贝迕窭璐鬆斝χf。
為了將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左港村開展了形式多樣的理論宣講活動。在村口的大屋場,村民們經常圍坐在一起召開屋場夜話會,聽駐村工作隊講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村民們在一起交流心得體會,你一言我一語地分享著生活的變化,話語間流露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對黨的感恩之情。
生態(tài)宜居繪新景,美麗鄉(xiāng)村有“顏值”
漫步在左港村的鄉(xiāng)間小道上,仿佛置身于一幅江南水鄉(xiāng)的畫卷中。道路兩旁柳樹依依,桃李芬芳;清澈的溪水穿村而過,倒映著藍天白云;村民們的房前屋后,種滿了花草樹木,處處洋溢著生機與活力。
“以前村里可不是這樣的,道路坑坑洼洼,垃圾隨處可見。一到夏天,蚊蠅滿天飛?!贝迕駝⒋蠼慊貞浧疬^去的情景,不禁感慨萬千。
近年來,左港村以“庭院美、道路凈、村莊綠、路燈亮”為標準,大力開展人居環(huán)境整治。村里硬化刷黑了17.5公里的村組道路,新裝了300余盞路燈,鋪設了3000多米的自來水管道,解決了村民的出行、飲水和照明問題。同時,村里還新建了15口塘堰,改善了農田灌溉條件。
為了保持村莊的整潔美麗,左港村建立了長效保潔機制。村里配備了專職環(huán)境管理員,購置了垃圾桶、環(huán)衛(wèi)服等工具,并安排一名村干部專門負責環(huán)境整治的監(jiān)管工作。每天,環(huán)境管理員都會對全村進行巡查,發(fā)現問題及時處理。
“現在大家都養(yǎng)成了講衛(wèi)生的好習慣,垃圾不亂扔,房前屋后也收拾得干干凈凈。”環(huán)境管理員吳師傅一邊清理路邊的落葉,一邊說道。
在改善人居環(huán)境的同時,左港村還大力發(fā)展生態(tài)產業(yè),打造了集生態(tài)種植、精深加工、農旅融合于一體的特色農業(yè)示范產業(yè)基地。村里建立了500余畝樹莓基地,總投資5000萬元,以“小漿果”為支點撬動“藥食同源”全產業(yè)鏈開發(fā)。在善源谷和大月沖,村里種下了200多畝柳樹、桃樹和李樹,既美化了環(huán)境,又增加了村民收入。
“去年,我家種的板栗和獼猴桃賣給了游客,增收了3萬多元?!贝迕窀秶礁吲d地說,他們的板栗遠近聞名,好多游客都是多次來購買土特產,都成了他的老顧客。
孝善文化潤民心,鄉(xiāng)風文明有“溫度”
左港村自古就有“善”“孝”的傳統,村里的小橋、亭臺、休閑廣場、荷塘水域,或冠以“善”名,或蘊含“孝”意,孝善文化無處不在。
在村口的“清正孝善巷”,十二幅栩栩如生的墻畫講述著左港人孝老愛親、自立自強、睦鄰友好、大愛無私的鮮活故事。巷子深處,一塊刻有“新六尺巷”的石碑格外醒目,上面鐫刻著村民們的治家格言。
村婦聯主席徐娜介紹道:“我們村歷來重視家風家訓的傳承,每年都會組織孩子們書寫家風家訓,并張貼在村里的文化墻上?!?/p>
2024年,左港村有11名孩子考上了本科院校,他們的家風家訓也成為了村里孩子們學習的榜樣。在村委會的榮譽墻上,張貼著這些優(yōu)秀學子的照片和家風家訓,吸引了許多村民駐足觀看。
為了弘揚孝善文化,左港村還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在村全民健身中心,村里舉辦了2屆“瀛德醫(yī)療杯”五里鎮(zhèn)村BA籃球賽,吸引了周邊許多村民前來觀看。此外,村里還組織群眾開展了“我們的節(jié)日”系列活動、廣場舞等文娛活動,豐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以前農閑時,大家不是打牌就是閑聊,現在不一樣了,跳舞、打球、看書,生活越來越豐富了。”村民王大姐一邊跳著廣場舞,一邊笑著說。
為了推動移風易俗,左港村還建立了“積分超市”,通過開展“最美庭院”“好媳婦”“好公婆”等評選活動,以積分兌換生活用品的形式,激勵村民參與基層治理,形成鄉(xiāng)風文明的良性循環(huán)。
“‘積分超市’開業(yè)以來,村民們參與村里事務的積極性更高了,鄰里關系也更加和諧了。”徐娜說。
如今的左港村,山水相依,層疊蒼翠;街巷整潔,和諧宜居;志愿服務,孜孜不輟;身邊好人,弘揚新風。一座座美麗和諧的村居,一張張自信陽光的幸福面孔,一個個詮釋文明的動人場景,讓這個湘鄂邊界的山村煥發(fā)出奪目的文明之光。
“全國文明村的榮譽是對我們過去工作的肯定,更是對我們未來工作的鞭策。”李細波表示,下一步,左港村將以更明確的目標、更扎實的舉措,持續(xù)擦亮鄉(xiāng)村振興的金名片,讓文明之花在左港村綻放得更加絢麗多彩。(香城都市報 記者 李思源 通訊員 吳云峰 陳如曼)
發(fā)表時間:2025-06-05 來源:湖北文明網
日前,記者走進通城縣五里鎮(zhèn)左港村,一幅山水田園畫卷徐徐展開:青山環(huán)抱,碧水潺潺,白墻黛瓦的民居錯落有致,村道干凈整潔,文化墻上的彩繪栩栩如生,村民們的笑臉溫暖而質樸。近日,在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上,左港村榮獲“全國文明村”稱號。這個曾經偏僻落后的山村,如何蝶變?yōu)槿珖拿鞯浞??記者深入左港村,探尋其文明?chuàng)建的密碼。
黨建引領聚合力,文明創(chuàng)建有“力度”
左港村位于通城縣五里鎮(zhèn)西南部,這個地處湘鄂邊界的山區(qū)村,曾面臨著地理偏遠、發(fā)展滯后的困境。該村848戶3510人分布在12.9平方公里的山區(qū)庫區(qū),轄9個村民小組。2018年以來,通過美麗鄉(xiāng)村建設,左港村成功打造了3A級善源谷風景區(qū),實現了從邊遠山村到江南水鄉(xiāng)的華麗轉身。
“我們村能有今天的變化,離不開黨建引領,黨員帶頭,群眾參與?!弊蟾鄞妩h支部書記李細波站在村委會門口,談及此次獲得“全國文明村”的榮譽稱號時自豪地說道。
在左港村,文明創(chuàng)建不是一句口號,而是一場全民行動。村“兩委”班子將文明村創(chuàng)建納入村莊整體發(fā)展規(guī)劃,成立了以村黨組織書記為組長的創(chuàng)建小組,制定了詳細的創(chuàng)建計劃和實施方案。每周一,村組干部都會在駐村工作隊的指導下召開例會,學習政策、討論工作、解決問題。
“以前村里開會,人總是到不齊,現在不一樣了,大家積極性很高,都愿意為村里的事情出謀劃策?!贝迕窭璐鬆斝χf。
為了將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左港村開展了形式多樣的理論宣講活動。在村口的大屋場,村民們經常圍坐在一起召開屋場夜話會,聽駐村工作隊講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村民們在一起交流心得體會,你一言我一語地分享著生活的變化,話語間流露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對黨的感恩之情。
生態(tài)宜居繪新景,美麗鄉(xiāng)村有“顏值”
漫步在左港村的鄉(xiāng)間小道上,仿佛置身于一幅江南水鄉(xiāng)的畫卷中。道路兩旁柳樹依依,桃李芬芳;清澈的溪水穿村而過,倒映著藍天白云;村民們的房前屋后,種滿了花草樹木,處處洋溢著生機與活力。
“以前村里可不是這樣的,道路坑坑洼洼,垃圾隨處可見。一到夏天,蚊蠅滿天飛?!贝迕駝⒋蠼慊貞浧疬^去的情景,不禁感慨萬千。
近年來,左港村以“庭院美、道路凈、村莊綠、路燈亮”為標準,大力開展人居環(huán)境整治。村里硬化刷黑了17.5公里的村組道路,新裝了300余盞路燈,鋪設了3000多米的自來水管道,解決了村民的出行、飲水和照明問題。同時,村里還新建了15口塘堰,改善了農田灌溉條件。
為了保持村莊的整潔美麗,左港村建立了長效保潔機制。村里配備了專職環(huán)境管理員,購置了垃圾桶、環(huán)衛(wèi)服等工具,并安排一名村干部專門負責環(huán)境整治的監(jiān)管工作。每天,環(huán)境管理員都會對全村進行巡查,發(fā)現問題及時處理。
“現在大家都養(yǎng)成了講衛(wèi)生的好習慣,垃圾不亂扔,房前屋后也收拾得干干凈凈?!杯h(huán)境管理員吳師傅一邊清理路邊的落葉,一邊說道。
在改善人居環(huán)境的同時,左港村還大力發(fā)展生態(tài)產業(yè),打造了集生態(tài)種植、精深加工、農旅融合于一體的特色農業(yè)示范產業(yè)基地。村里建立了500余畝樹莓基地,總投資5000萬元,以“小漿果”為支點撬動“藥食同源”全產業(yè)鏈開發(fā)。在善源谷和大月沖,村里種下了200多畝柳樹、桃樹和李樹,既美化了環(huán)境,又增加了村民收入。
“去年,我家種的板栗和獼猴桃賣給了游客,增收了3萬多元。”村民付國方高興地說,他們的板栗遠近聞名,好多游客都是多次來購買土特產,都成了他的老顧客。
孝善文化潤民心,鄉(xiāng)風文明有“溫度”
左港村自古就有“善”“孝”的傳統,村里的小橋、亭臺、休閑廣場、荷塘水域,或冠以“善”名,或蘊含“孝”意,孝善文化無處不在。
在村口的“清正孝善巷”,十二幅栩栩如生的墻畫講述著左港人孝老愛親、自立自強、睦鄰友好、大愛無私的鮮活故事。巷子深處,一塊刻有“新六尺巷”的石碑格外醒目,上面鐫刻著村民們的治家格言。
村婦聯主席徐娜介紹道:“我們村歷來重視家風家訓的傳承,每年都會組織孩子們書寫家風家訓,并張貼在村里的文化墻上?!?/p>
2024年,左港村有11名孩子考上了本科院校,他們的家風家訓也成為了村里孩子們學習的榜樣。在村委會的榮譽墻上,張貼著這些優(yōu)秀學子的照片和家風家訓,吸引了許多村民駐足觀看。
為了弘揚孝善文化,左港村還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在村全民健身中心,村里舉辦了2屆“瀛德醫(yī)療杯”五里鎮(zhèn)村BA籃球賽,吸引了周邊許多村民前來觀看。此外,村里還組織群眾開展了“我們的節(jié)日”系列活動、廣場舞等文娛活動,豐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以前農閑時,大家不是打牌就是閑聊,現在不一樣了,跳舞、打球、看書,生活越來越豐富了?!贝迕裢醮蠼阋贿吿鴱V場舞,一邊笑著說。
為了推動移風易俗,左港村還建立了“積分超市”,通過開展“最美庭院”“好媳婦”“好公婆”等評選活動,以積分兌換生活用品的形式,激勵村民參與基層治理,形成鄉(xiāng)風文明的良性循環(huán)。
“‘積分超市’開業(yè)以來,村民們參與村里事務的積極性更高了,鄰里關系也更加和諧了?!毙炷日f。
如今的左港村,山水相依,層疊蒼翠;街巷整潔,和諧宜居;志愿服務,孜孜不輟;身邊好人,弘揚新風。一座座美麗和諧的村居,一張張自信陽光的幸福面孔,一個個詮釋文明的動人場景,讓這個湘鄂邊界的山村煥發(fā)出奪目的文明之光。
“全國文明村的榮譽是對我們過去工作的肯定,更是對我們未來工作的鞭策?!崩罴毑ū硎?,下一步,左港村將以更明確的目標、更扎實的舉措,持續(xù)擦亮鄉(xiāng)村振興的金名片,讓文明之花在左港村綻放得更加絢麗多彩。(香城都市報 記者 李思源 通訊員 吳云峰 陳如曼)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主辦
技術支持:荊楚網
投稿郵箱: hbwmwxxbs@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