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晚,孝感槐蔭碼頭上,游人們按序上船。
舟行槐蔭河,一曲曲動人心弦的仙凡戀歌,在水畔、舟中、河面次第上演。
4.5公里的旅程中,光影交織、音效環(huán)繞、景隨船移,360°沉浸式的奇妙空間,觀眾化身見證者,與七仙女共渡銀河。
隨著一聲船笛劃破夜空,華中首部大型行浸式水上夜游演出《槐蔭船說》正式啟幕。這場以國家級非遺“董永傳說”為魂、科技為翼的視聽盛宴,將千年孝愛文化與前沿光影藝術(shù)熔鑄一體,為觀眾開啟了一場跨越時空的仙凡戀歌。
簾幕開,輕舟過。
槐蔭公園的成蔭綠樹,以獨有的水墨漫畫筆觸勾勒而出。歌謠悠悠響起,一扇通往仙境的大門緩緩開啟。
霧起,船兒停駐天宮幻境之中,七位仙女在河畔翩翩起舞,裙裾隨激光銀河翩躚,全息影像將亭臺樓閣投射于粼粼波光,觀眾恍若置身云端。
槐蔭樹下,七仙女與董永邂逅,一見傾心。煙火中,船上的人們仿佛穿越回2000年前,與那槐蔭樹一起,成為孝與愛的見證。
輕舟緩行,景隨船移,一幕幕場景層層遞進,置身波光粼粼的槐蔭河上,“天界-人間-仙境”三重時空交織,4.5公里河岸旖旎風光與尖端科技交相輝映,東方愛情史詩活在了眼前。
星河為幕,流水作臺。300多個日夜的匠心打磨、150余名行業(yè)精英的智慧碰撞、20余個工種的精妙配合、50多輪測試論證、近百場彩排預(yù)演……只為借光影之藝、科技之力,將孝感的傳奇故事講給你聽。
槐蔭河是孝感的“母親河”,承載著“孝行天下”的文化基因,見證過“九街十八巷”的商貿(mào)繁華,也曾經(jīng)歷過“因水而憂”的陣痛。
一條河的覺醒,能夠煥發(fā)一座城的活力。這條流淌千年的槐蔭河,又一次從“治理樣板”向“文旅地標”蝶變,開始承載著孝感文旅破局創(chuàng)新的使命,于華中大地的夜色中點燃孝感文旅產(chǎn)業(yè)的新引擎。
孝南區(qū)委書記張全民說,孝南正以“槐蔭船說”為載體,加快建設(shè)槐蔭河文旅經(jīng)濟帶,不斷豐富孝文化表現(xiàn)形式,進一步擦亮“必須是孝感”的鮮明標識,把文化流量轉(zhuǎn)化為發(fā)展增量。
“水天一色”天紫湖、“四季花?!苯鸹芮f園……孝感主城,正在成為“晝夜皆景、四季留客”的文旅消費新標桿。
今夜之后,來到這里的游客不再只是匆匆過客,他們將乘著《槐蔭船說》的故事之船,讀懂孝感的過去,看見孝感的未來。
這是人人耳熟能詳?shù)膼矍楣适?,這是獨屬于孝感的至孝傳說。
風以“孝”淳。千余年來,孝文化在這里生生不息,孝子故事層出不窮,他們的精神力量滋潤感召著一代又一代澴川兒女,凝聚成“中國孝文化之鄉(xiāng)”豐厚的孝德資源,成為獨具特色的地域文化符號和城市標識。
孝感是中華孝文化的根脈,只有傳承弘揚好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才能讓一座城市保持蓬勃生命力。
全國道德模范吳天祥曾感嘆:孝感最可貴的,是將孝義升華放大,在民眾中廣泛營造講道德、講文明、見義勇為的社會風尚。
這場全景式演繹的孝子董永與七仙女之間的浪漫情緣,為孝道昌隆的孝感人民帶來一出家門口的“文化大戲”,為慕名而來的八方游客打造體驗孝感文化精神的沉浸空間,這是一部音樂劇,更是對孝感孝文化的深度解碼。(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 陳勇 通訊員 宓天鵬 李哲文)
發(fā)表時間:2025-04-28 來源:湖北文明網(wǎng)
4月26日晚,孝感槐蔭碼頭上,游人們按序上船。
舟行槐蔭河,一曲曲動人心弦的仙凡戀歌,在水畔、舟中、河面次第上演。
4.5公里的旅程中,光影交織、音效環(huán)繞、景隨船移,360°沉浸式的奇妙空間,觀眾化身見證者,與七仙女共渡銀河。
隨著一聲船笛劃破夜空,華中首部大型行浸式水上夜游演出《槐蔭船說》正式啟幕。這場以國家級非遺“董永傳說”為魂、科技為翼的視聽盛宴,將千年孝愛文化與前沿光影藝術(shù)熔鑄一體,為觀眾開啟了一場跨越時空的仙凡戀歌。
簾幕開,輕舟過。
槐蔭公園的成蔭綠樹,以獨有的水墨漫畫筆觸勾勒而出。歌謠悠悠響起,一扇通往仙境的大門緩緩開啟。
霧起,船兒停駐天宮幻境之中,七位仙女在河畔翩翩起舞,裙裾隨激光銀河翩躚,全息影像將亭臺樓閣投射于粼粼波光,觀眾恍若置身云端。
槐蔭樹下,七仙女與董永邂逅,一見傾心。煙火中,船上的人們仿佛穿越回2000年前,與那槐蔭樹一起,成為孝與愛的見證。
輕舟緩行,景隨船移,一幕幕場景層層遞進,置身波光粼粼的槐蔭河上,“天界-人間-仙境”三重時空交織,4.5公里河岸旖旎風光與尖端科技交相輝映,東方愛情史詩活在了眼前。
星河為幕,流水作臺。300多個日夜的匠心打磨、150余名行業(yè)精英的智慧碰撞、20余個工種的精妙配合、50多輪測試論證、近百場彩排預(yù)演……只為借光影之藝、科技之力,將孝感的傳奇故事講給你聽。
槐蔭河是孝感的“母親河”,承載著“孝行天下”的文化基因,見證過“九街十八巷”的商貿(mào)繁華,也曾經(jīng)歷過“因水而憂”的陣痛。
一條河的覺醒,能夠煥發(fā)一座城的活力。這條流淌千年的槐蔭河,又一次從“治理樣板”向“文旅地標”蝶變,開始承載著孝感文旅破局創(chuàng)新的使命,于華中大地的夜色中點燃孝感文旅產(chǎn)業(yè)的新引擎。
孝南區(qū)委書記張全民說,孝南正以“槐蔭船說”為載體,加快建設(shè)槐蔭河文旅經(jīng)濟帶,不斷豐富孝文化表現(xiàn)形式,進一步擦亮“必須是孝感”的鮮明標識,把文化流量轉(zhuǎn)化為發(fā)展增量。
“水天一色”天紫湖、“四季花?!苯鸹芮f園……孝感主城,正在成為“晝夜皆景、四季留客”的文旅消費新標桿。
今夜之后,來到這里的游客不再只是匆匆過客,他們將乘著《槐蔭船說》的故事之船,讀懂孝感的過去,看見孝感的未來。
這是人人耳熟能詳?shù)膼矍楣适?,這是獨屬于孝感的至孝傳說。
風以“孝”淳。千余年來,孝文化在這里生生不息,孝子故事層出不窮,他們的精神力量滋潤感召著一代又一代澴川兒女,凝聚成“中國孝文化之鄉(xiāng)”豐厚的孝德資源,成為獨具特色的地域文化符號和城市標識。
孝感是中華孝文化的根脈,只有傳承弘揚好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才能讓一座城市保持蓬勃生命力。
全國道德模范吳天祥曾感嘆:孝感最可貴的,是將孝義升華放大,在民眾中廣泛營造講道德、講文明、見義勇為的社會風尚。
這場全景式演繹的孝子董永與七仙女之間的浪漫情緣,為孝道昌隆的孝感人民帶來一出家門口的“文化大戲”,為慕名而來的八方游客打造體驗孝感文化精神的沉浸空間,這是一部音樂劇,更是對孝感孝文化的深度解碼。(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 陳勇 通訊員 宓天鵬 李哲文)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設(shè)辦公室主辦
技術(shù)支持:荊楚網(wǎng)
投稿郵箱: hbwmwxxbs@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