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漢服行古禮揮毫潑墨,執(zhí)剪刀裁云紋對話非遺。4月17日下午,武漢職業(yè)技術(shù)大學留學生語言學習班第三次實踐課堂在時尚與傳媒學院火熱開展。50余名留學生身著漢服,在書法、漢服禮教與植絨布剪紙的“藝術(shù)三連擊”中,沉浸式觸摸中華文化脈搏。
墨香透紙傳文脈,懸針垂露悟匠心
在凌峰樓B303教室,滿屋墨香氤氳。書法課主講人、時尚與傳媒學院黨委書記曹曉斌正以“永字八法”揭開筆鋒奧秘:“豎,鋒逆上,向下力行,不得僵直;挑,則用力在發(fā)筆,得力在筆末……”留學生們目不轉(zhuǎn)睛,紛紛拿起毛筆效仿,唯恐漏掉任何一個步驟。
一堂書法課下來,留學生們發(fā)現(xiàn)學習書法不僅需要耐心和毅力,還需要融入自己的審美情趣、個性氣質(zhì)。“中國文字的變化微妙,形態(tài)不一,意趣迥異。我們希望通過書法中點畫線條的強弱、濃淡、粗細等豐富變化,帶大家感受書寫的內(nèi)容和思想感情的起伏變化?!辈軙员笳f。
“這幾個字寓意著世界文明和諧共存,人類社會和平繁榮?!苯虒W展示中,曹曉斌在宣紙上寫下了“和美大同”四個大字,留學生們的笑容在東方哲學的溫潤中定格。
漢服云肩映古韻,拱手禮中見風雅
凌峰樓C31室,表演廳內(nèi)人聲鼎沸,絲竹聲起?!拔覈怨疟环Q為‘衣冠上國’,天人合一、天圓地方、灑脫飄逸,這些都是漢服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與獨特的氣質(zhì),”只見時尚與傳媒學院教師蘇小軒一邊講解,一邊引導留學生們換上直裾襕衫和馬面裙。
“雙手交疊,男左女右,目光謙和——”跟隨著蘇老師的示范,留學生們輕撫廣袖襦裙,在九夏漢服社志愿者的指導下學習“拱手”和“揖禮”。
“我從五歲就開始看漢服的視頻了,一直都非常想體驗漢服,非常感謝學校給我們這個近距離了解漢服的機會!”來自巴基斯坦的林小魚開心地說。
活動現(xiàn)場,留學生們身著云肩刺繡漢服,手持支架拍攝國風大片,刺繡紋樣與剪紙圖騰在光影中交融,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元素在歡笑中共舞。
金剪裁春連古今,植絨窗花綻新枝
當AI遇上非遺剪紙,會碰撞出什么樣的火花?在AI剪紙作品的呈現(xiàn)下,黃鶴樓、光谷廣場、長江大橋、空軌列車活靈活現(xiàn),武漢的全貌呼之欲出。“原來武漢和重慶一樣,也是一個酷炫的賽博城市!”留學生們不由感嘆道。
“大家猜猜,這些剪紙圖案是怎么連接起來的呢?”時尚與傳媒學院教師譚迎春的發(fā)問引發(fā)了留學生們的思考。“剪紙有五字訣:一圓,二尖,三方,三缺,五線。大家記住‘線與線相連,形與形相連’這個規(guī)則,就可以剪出自己想要的任意形狀了。”見留學生們百思不得其解,譚老師笑著揭曉了云紋剪紙秘訣。
欣賞完“二十四節(jié)氣”和“臉譜”剪紙作品后,留學生主動分組挑戰(zhàn)“漢字”主題創(chuàng)作,不一會兒,便剪出了“中國剪紙妙剪生花”。
文化不是標本,而是流動的盛宴。這場沉浸式、立體化的教學實踐體驗,讓漢服廣袖拂過指尖,更在留學生心里種下了文明互鑒的種子。(來源:武漢職業(yè)技術(shù)大學)
發(fā)表時間:2025-04-25 來源:湖北文明網(wǎng)
穿漢服行古禮揮毫潑墨,執(zhí)剪刀裁云紋對話非遺。4月17日下午,武漢職業(yè)技術(shù)大學留學生語言學習班第三次實踐課堂在時尚與傳媒學院火熱開展。50余名留學生身著漢服,在書法、漢服禮教與植絨布剪紙的“藝術(shù)三連擊”中,沉浸式觸摸中華文化脈搏。
墨香透紙傳文脈,懸針垂露悟匠心
在凌峰樓B303教室,滿屋墨香氤氳。書法課主講人、時尚與傳媒學院黨委書記曹曉斌正以“永字八法”揭開筆鋒奧秘:“豎,鋒逆上,向下力行,不得僵直;挑,則用力在發(fā)筆,得力在筆末……”留學生們目不轉(zhuǎn)睛,紛紛拿起毛筆效仿,唯恐漏掉任何一個步驟。
一堂書法課下來,留學生們發(fā)現(xiàn)學習書法不僅需要耐心和毅力,還需要融入自己的審美情趣、個性氣質(zhì)?!爸袊淖值淖兓⒚?,形態(tài)不一,意趣迥異。我們希望通過書法中點畫線條的強弱、濃淡、粗細等豐富變化,帶大家感受書寫的內(nèi)容和思想感情的起伏變化?!辈軙员笳f。
“這幾個字寓意著世界文明和諧共存,人類社會和平繁榮。”教學展示中,曹曉斌在宣紙上寫下了“和美大同”四個大字,留學生們的笑容在東方哲學的溫潤中定格。
漢服云肩映古韻,拱手禮中見風雅
凌峰樓C31室,表演廳內(nèi)人聲鼎沸,絲竹聲起。“我國自古被稱為‘衣冠上國’,天人合一、天圓地方、灑脫飄逸,這些都是漢服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與獨特的氣質(zhì),”只見時尚與傳媒學院教師蘇小軒一邊講解,一邊引導留學生們換上直裾襕衫和馬面裙。
“雙手交疊,男左女右,目光謙和——”跟隨著蘇老師的示范,留學生們輕撫廣袖襦裙,在九夏漢服社志愿者的指導下學習“拱手”和“揖禮”。
“我從五歲就開始看漢服的視頻了,一直都非常想體驗漢服,非常感謝學校給我們這個近距離了解漢服的機會!”來自巴基斯坦的林小魚開心地說。
活動現(xiàn)場,留學生們身著云肩刺繡漢服,手持支架拍攝國風大片,刺繡紋樣與剪紙圖騰在光影中交融,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元素在歡笑中共舞。
金剪裁春連古今,植絨窗花綻新枝
當AI遇上非遺剪紙,會碰撞出什么樣的火花?在AI剪紙作品的呈現(xiàn)下,黃鶴樓、光谷廣場、長江大橋、空軌列車活靈活現(xiàn),武漢的全貌呼之欲出?!霸瓉砦錆h和重慶一樣,也是一個酷炫的賽博城市!”留學生們不由感嘆道。
“大家猜猜,這些剪紙圖案是怎么連接起來的呢?”時尚與傳媒學院教師譚迎春的發(fā)問引發(fā)了留學生們的思考?!凹艏堄形遄衷E:一圓,二尖,三方,三缺,五線。大家記住‘線與線相連,形與形相連’這個規(guī)則,就可以剪出自己想要的任意形狀了?!币娏魧W生們百思不得其解,譚老師笑著揭曉了云紋剪紙秘訣。
欣賞完“二十四節(jié)氣”和“臉譜”剪紙作品后,留學生主動分組挑戰(zhàn)“漢字”主題創(chuàng)作,不一會兒,便剪出了“中國剪紙妙剪生花”。
文化不是標本,而是流動的盛宴。這場沉浸式、立體化的教學實踐體驗,讓漢服廣袖拂過指尖,更在留學生心里種下了文明互鑒的種子。(來源:武漢職業(yè)技術(shù)大學)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設(shè)辦公室主辦
技術(shù)支持:荊楚網(wǎng)
投稿郵箱: hbwmwxxbs@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