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靜的鄉(xiāng)村突然有人來訪,90歲的張作英緊攥著67歲兒媳朱美英的右手不放,雙眼失明的她又在黑暗中摸索著兒媳的左手,緊張地感知著周圍的一切。
朱美英俯下身子,湊到婆婆耳朵旁,告訴她不要害怕,是關(guān)心她的人來看她了。聽見兒媳熟悉的寬慰聲,張作英放松了戒備,露出了開心的笑容。
自從12年前,張作英因意外摔倒癱瘓在床后,她便依賴著兒媳朱美英給予的安全感。特別是3年前,她又雙目失明,一直悉心照顧她的朱美英身上的味道和熟悉的聲音,成了她最安全的保證。
孝媳朱美英家住武漢市江夏區(qū)烏龍泉街金海灣1號。十里八鄉(xiāng)的人提起她,無不稱贊。4月2日,極目新聞記者走近朱美英,了解到一位好兒媳、好大嫂和好母親背后的故事。
好兒媳:十二年如一日照料癱瘓婆婆
“你是誰?”張作英突然抬頭發(fā)問,但仍緊攥著兒媳的雙手不放。朱美英笑了笑,沒有回應(yīng),她已經(jīng)習慣了婆婆一時清醒一時糊涂的狀態(tài)。
過了一會兒,張作英恢復(fù)如常,朱美英整理了一下婆婆的棉衣,便忙活起來收拾屋子。不大的屋子,被朱美英收拾得干干凈凈,沒有一點異味。
朱美英習慣了這一切。十二年來的日日夜夜,她的生活基本上圍著婆婆張作英在轉(zhuǎn)。朱美英每天早早起床幫婆婆穿衣洗漱;中午,她先給婆婆煮上一碗面條,親自喂完后,才做自己的午餐。隔三岔五,她還會做上一頓婆婆喜歡的紅燒肉或者是沒有小刺的連拐魚。晚上,她和丈夫一起為婆婆擦洗身子,換紙尿褲……
婆婆剛癱瘓在床時,朱美英還能夠在村里打零工,只是臨到中午,就要回來給婆婆做飯。隨著婆婆年歲增長,特別是雙目失明后,她便選擇待在家里照料。然而,每到換紙尿褲時,便犯了難,她嬌小的身體壓根抬不動婆婆。在遠處務(wù)工的丈夫張移祖,也只能回到村里和妻子一起照料老母,順便就近打點零工補貼家用。
“她一輩子對我好,我們之間沒有紅過臉?!敝烀烙⒄f,婆婆脾氣不好,經(jīng)常對子女發(fā)脾氣,但對她總是輕言細語。
婆婆育有8個子女,其中有6個女兒,朱美英的丈夫排行老大。朱美英說,一家人很團結(jié),弟弟妹妹們也經(jīng)?;貋砜雌牌?,“孝敬父母是我的義務(wù),弟弟妹妹們都有各自的家庭,有我在,他們也會很放心?!?/p>
好大嫂:撐起大家庭半邊天
常年在外做小生意的小叔子張艷華,每隔一個多月會回來看望母親,忙于生意的他常常只能在家待半天。他想在家多陪陪母親時,作為大嫂的朱美英就會對他說“你忙你的生意,家里的事不用操心……”
朱美英有7個兄弟姊妹,她是長女,從小家庭貧苦。作為長女和大嫂,她習慣了將責任扛在肩上。
“父親早早去世,家里條件很差,這個大家庭就是靠大哥和大嫂撐起來的?!睆埰G華說,雖然排行上講自己是弟弟,但年齡和大嫂的孩子相差無幾,“大嫂對我就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和媽媽沒什么區(qū)別。”他說,家里兄弟姐妹幾個誰有困難都找她,只要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她都會幫忙。
1980年,22歲的朱美英經(jīng)人介紹,與比自己大一歲的同鄉(xiāng)張移祖結(jié)婚。那一年,張艷華才剛滿1歲。然而,結(jié)婚不到一年,朱美英的公公因病離世,婆婆也因此精神受到打擊。生活的重擔一下子壓到了朱美英夫婦的肩上。
隨著自己的第一個孩子出生,朱美英要精打細算著柴米油鹽?!耙朕k法讓一大家子十一口人盡量少挨餓?!被貞浧鹉嵌纹D難的歲月,朱美英只搖頭。為了充饑,她用雜糧、紅薯和小麥混著做大鍋飯,“也是一人一碗就沒有了”。
盡管如此,朱美英沒有抱怨。她養(yǎng)牛、養(yǎng)豬,將家里38畝地種上小麥、蔬菜,供弟弟妹妹讀書、結(jié)婚出嫁。丈夫年輕時是電工,哪家交不起電費,夫妻倆便幫忙墊付著,也不催人家。
在小叔子張艷華眼里,朱美英是“全天下最好的嫂子”。2000年,張艷華在外打工談了個女朋友帶回家,對方要6000元的彩禮。當時家里條件不好,但是朱美英對張艷華說:“就是想辦法借也得借給你,不能讓你一輩子打光棍。”結(jié)婚那天,張艷華把大嫂拉到一旁,動情地說:“您一輩子操勞了,感謝您?!?/p>
婚后,朱美英夫婦讓張艷華放心在外打拼,家里事不用他管。“母親癱瘓后,她也不要我們照顧,很感激她照顧我母親?!睆埰G華說,嫂子對婆婆像對自己媽媽一樣,“我?guī)讉€姐姐也不一定比嫂子照顧得好?!?/p>
好母親:孝行成后輩的榜樣
“媽媽是我們的榜樣,我也很佩服媽媽?!边@一切,女兒張望香看在眼里,記在心里。她說:“媽媽這一輩子,每天都在很辛苦地為這個家任勞任怨地付出?!?/p>
在張望香的記憶中,家里種了很多地,總感覺母親有干不完的活,每天在外面種完莊稼后,回到家就給孩子們做飯、洗衣服等。
“她照顧我們,愛我們每一個人?!睆埻銊忧榈卣f。她記得自己8歲時,和弟弟誤食梧桐果中毒,晚上肚子不舒服,吐得很厲害。那時候去鎮(zhèn)上醫(yī)院遠,也沒有車,“爸媽一人背一個,摸黑走小路,趕到離得最近的衛(wèi)生站看醫(yī)生。”她回憶說,當時媽媽背著她,不小心摔了一跤,又很快爬起來抱著她繼續(xù)往醫(yī)院趕。
“看了醫(yī)生后,爸爸媽媽整整守了我和弟弟一個晚上?!睆埻阏f,第二天她清醒過來后,看到媽媽眼淚都流了出來,“她當時肯定很擔心很害怕?!?/p>
隨著自己也成為母親后,張望香也漸漸理解并敬佩母親,同時也很心疼母親?!澳挲g越來越大,她的身體也沒有以前那么好,頭發(fā)也白了。”
其實,朱美英已感受到了歲月的無情。年前冬天,有一次在照顧婆婆翻身時,她重心不穩(wěn),腰閃了一下,仍強忍著痛幫婆婆翻身,十二年來,她第一次落淚了?!爸灰疑眢w允許,我就要照顧好婆婆。但是,我不知道我的身體還能堅持多久?!敝烀烙⒏袊@道。
在兒子張望星眼中,“母親是晚輩的榜樣?!彼f,奶奶和外婆生病后,特別是外婆前年“走”的時候已臥病在床很久,都是媽媽在兩邊照顧?!鞍偕菩橄?,爸媽都做得很好,也教會了我們用孝心去傳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美德?!保?span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32px; text-wrap: wrap;">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 陸緣 實習生 孟阿敏 田佳怡)
發(fā)表時間:2025-04-07 來源:湖北文明網(wǎng)
寂靜的鄉(xiāng)村突然有人來訪,90歲的張作英緊攥著67歲兒媳朱美英的右手不放,雙眼失明的她又在黑暗中摸索著兒媳的左手,緊張地感知著周圍的一切。
朱美英俯下身子,湊到婆婆耳朵旁,告訴她不要害怕,是關(guān)心她的人來看她了。聽見兒媳熟悉的寬慰聲,張作英放松了戒備,露出了開心的笑容。
自從12年前,張作英因意外摔倒癱瘓在床后,她便依賴著兒媳朱美英給予的安全感。特別是3年前,她又雙目失明,一直悉心照顧她的朱美英身上的味道和熟悉的聲音,成了她最安全的保證。
孝媳朱美英家住武漢市江夏區(qū)烏龍泉街金海灣1號。十里八鄉(xiāng)的人提起她,無不稱贊。4月2日,極目新聞記者走近朱美英,了解到一位好兒媳、好大嫂和好母親背后的故事。
好兒媳:十二年如一日照料癱瘓婆婆
“你是誰?”張作英突然抬頭發(fā)問,但仍緊攥著兒媳的雙手不放。朱美英笑了笑,沒有回應(yīng),她已經(jīng)習慣了婆婆一時清醒一時糊涂的狀態(tài)。
過了一會兒,張作英恢復(fù)如常,朱美英整理了一下婆婆的棉衣,便忙活起來收拾屋子。不大的屋子,被朱美英收拾得干干凈凈,沒有一點異味。
朱美英習慣了這一切。十二年來的日日夜夜,她的生活基本上圍著婆婆張作英在轉(zhuǎn)。朱美英每天早早起床幫婆婆穿衣洗漱;中午,她先給婆婆煮上一碗面條,親自喂完后,才做自己的午餐。隔三岔五,她還會做上一頓婆婆喜歡的紅燒肉或者是沒有小刺的連拐魚。晚上,她和丈夫一起為婆婆擦洗身子,換紙尿褲……
婆婆剛癱瘓在床時,朱美英還能夠在村里打零工,只是臨到中午,就要回來給婆婆做飯。隨著婆婆年歲增長,特別是雙目失明后,她便選擇待在家里照料。然而,每到換紙尿褲時,便犯了難,她嬌小的身體壓根抬不動婆婆。在遠處務(wù)工的丈夫張移祖,也只能回到村里和妻子一起照料老母,順便就近打點零工補貼家用。
“她一輩子對我好,我們之間沒有紅過臉?!敝烀烙⒄f,婆婆脾氣不好,經(jīng)常對子女發(fā)脾氣,但對她總是輕言細語。
婆婆育有8個子女,其中有6個女兒,朱美英的丈夫排行老大。朱美英說,一家人很團結(jié),弟弟妹妹們也經(jīng)常回來看婆婆,“孝敬父母是我的義務(wù),弟弟妹妹們都有各自的家庭,有我在,他們也會很放心?!?/p>
好大嫂:撐起大家庭半邊天
常年在外做小生意的小叔子張艷華,每隔一個多月會回來看望母親,忙于生意的他常常只能在家待半天。他想在家多陪陪母親時,作為大嫂的朱美英就會對他說“你忙你的生意,家里的事不用操心……”
朱美英有7個兄弟姊妹,她是長女,從小家庭貧苦。作為長女和大嫂,她習慣了將責任扛在肩上。
“父親早早去世,家里條件很差,這個大家庭就是靠大哥和大嫂撐起來的?!睆埰G華說,雖然排行上講自己是弟弟,但年齡和大嫂的孩子相差無幾,“大嫂對我就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和媽媽沒什么區(qū)別?!彼f,家里兄弟姐妹幾個誰有困難都找她,只要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她都會幫忙。
1980年,22歲的朱美英經(jīng)人介紹,與比自己大一歲的同鄉(xiāng)張移祖結(jié)婚。那一年,張艷華才剛滿1歲。然而,結(jié)婚不到一年,朱美英的公公因病離世,婆婆也因此精神受到打擊。生活的重擔一下子壓到了朱美英夫婦的肩上。
隨著自己的第一個孩子出生,朱美英要精打細算著柴米油鹽?!耙朕k法讓一大家子十一口人盡量少挨餓?!被貞浧鹉嵌纹D難的歲月,朱美英只搖頭。為了充饑,她用雜糧、紅薯和小麥混著做大鍋飯,“也是一人一碗就沒有了”。
盡管如此,朱美英沒有抱怨。她養(yǎng)牛、養(yǎng)豬,將家里38畝地種上小麥、蔬菜,供弟弟妹妹讀書、結(jié)婚出嫁。丈夫年輕時是電工,哪家交不起電費,夫妻倆便幫忙墊付著,也不催人家。
在小叔子張艷華眼里,朱美英是“全天下最好的嫂子”。2000年,張艷華在外打工談了個女朋友帶回家,對方要6000元的彩禮。當時家里條件不好,但是朱美英對張艷華說:“就是想辦法借也得借給你,不能讓你一輩子打光棍。”結(jié)婚那天,張艷華把大嫂拉到一旁,動情地說:“您一輩子操勞了,感謝您?!?/p>
婚后,朱美英夫婦讓張艷華放心在外打拼,家里事不用他管?!澳赣H癱瘓后,她也不要我們照顧,很感激她照顧我母親?!睆埰G華說,嫂子對婆婆像對自己媽媽一樣,“我?guī)讉€姐姐也不一定比嫂子照顧得好?!?/p>
好母親:孝行成后輩的榜樣
“媽媽是我們的榜樣,我也很佩服媽媽。”這一切,女兒張望香看在眼里,記在心里。她說:“媽媽這一輩子,每天都在很辛苦地為這個家任勞任怨地付出?!?/p>
在張望香的記憶中,家里種了很多地,總感覺母親有干不完的活,每天在外面種完莊稼后,回到家就給孩子們做飯、洗衣服等。
“她照顧我們,愛我們每一個人?!睆埻銊忧榈卣f。她記得自己8歲時,和弟弟誤食梧桐果中毒,晚上肚子不舒服,吐得很厲害。那時候去鎮(zhèn)上醫(yī)院遠,也沒有車,“爸媽一人背一個,摸黑走小路,趕到離得最近的衛(wèi)生站看醫(yī)生?!彼貞浾f,當時媽媽背著她,不小心摔了一跤,又很快爬起來抱著她繼續(xù)往醫(yī)院趕。
“看了醫(yī)生后,爸爸媽媽整整守了我和弟弟一個晚上?!睆埻阏f,第二天她清醒過來后,看到媽媽眼淚都流了出來,“她當時肯定很擔心很害怕?!?/p>
隨著自己也成為母親后,張望香也漸漸理解并敬佩母親,同時也很心疼母親。“年齡越來越大,她的身體也沒有以前那么好,頭發(fā)也白了?!?/p>
其實,朱美英已感受到了歲月的無情。年前冬天,有一次在照顧婆婆翻身時,她重心不穩(wěn),腰閃了一下,仍強忍著痛幫婆婆翻身,十二年來,她第一次落淚了?!爸灰疑眢w允許,我就要照顧好婆婆。但是,我不知道我的身體還能堅持多久。”朱美英感嘆道。
在兒子張望星眼中,“母親是晚輩的榜樣?!彼f,奶奶和外婆生病后,特別是外婆前年“走”的時候已臥病在床很久,都是媽媽在兩邊照顧?!鞍偕菩橄?,爸媽都做得很好,也教會了我們用孝心去傳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美德。”(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 陸緣 實習生 孟阿敏 田佳怡)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設(shè)辦公室主辦
技術(shù)支持:荊楚網(wǎng)
投稿郵箱: hbwmwxxbs@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