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好人”甘云山:無聲世界里他建起一支志愿服務隊

A-   A+
發(fā)表時間:2025年03月26日    來源:湖北文明網(wǎng)

近日,在武漢市第一聾啞學校里,教師甘云山帶領學生開展了一場別具意義的校園美化活動。他們在學校北門口旁的家長休息室集裝箱外墻上,精心繪制上師生卡通形象,并書寫“用愛托起孩子的明天”暖心標語;同時對足球場旁三個分別用作物業(yè)辦公室、清潔工休息室和體育器材室的集裝箱外立面進行了藝術創(chuàng)作。經(jīng)過兩天的協(xié)作努力,師生們將原本素白的大幅墻面轉化為充滿教育溫度的校園景觀,為特殊教育環(huán)境增添了人文關懷的亮色。

1981年,年僅9歲的甘云山在家人的支持下,自己一個人來到了武漢市第一聾校求學。甘云山從小就對美術有著濃厚的興趣,憑借著刻苦努力,甘云山考上了湖北廣播電視大學,開始了工藝美術的學習。畢業(yè)后,甘云山回到武漢市第一聾校任教。他告訴長江日報記者:“我是一個聾啞人,我的兒子也先天失聰,所以更懂得殘疾人的艱辛和痛苦。希望學生和當年的我一樣,能在美術創(chuàng)作中找到目標和希望?!?/p>

和普通學校相比,聾啞學校的教學難度會增加很多。甘云山經(jīng)常在下課后繼續(xù)為學生補習功課,指導學生學習美術知識。他錄制了6節(jié)手語視頻,幫助學生在課余時間鞏固知識點。從教30年,他將200多名聾啞學生送進大學,幫助他們成為自食其力的人,感受外面更美好的世界。

甘云山不僅教授知識,還是這群聾啞學生的“愛心爸爸”。曾經(jīng)有學生上學期間經(jīng)常逃課外出上網(wǎng),他的媽媽為了陪讀,從外地來到武漢,在學校附近擦皮鞋。甘云山了解情況后,將孩子接到自己家里無償輔導。半年時間里,這位同學端正了學習態(tài)度,也開始發(fā)奮學習。后來,他的高考成績達到了天津理工大學和長春大學兩所大學的錄取線。

在第九屆武漢市道德模范評選中,甘云山榮獲“敬業(yè)奉獻模范”稱號。2023年12月,他牽頭組建“甘云山志愿服務隊”,組織起學校教師、學生及社會志愿者等30余人投身公益事業(yè)。團隊利用課余時間開展校園環(huán)境美化工程,完成集裝箱彩繪、墻面藝術創(chuàng)作、地面游戲圖案繪制、停車網(wǎng)格線規(guī)劃等項目,將個人奉獻精神轉化為集體公益力量。硚口區(qū)委社會工作部為服務隊授予了藍白相間的專屬隊旗。甘云山表示,未來,團隊計劃增設校園手語文化墻,進一步豐富無障礙環(huán)境建設。長江日報 記者 劉嘉)

責任編輯:王炯

“中國好人”甘云山:無聲世界里他建起一支志愿服務隊

發(fā)表時間:2025-03-26 來源:湖北文明網(wǎng)

近日,在武漢市第一聾啞學校里,教師甘云山帶領學生開展了一場別具意義的校園美化活動。他們在學校北門口旁的家長休息室集裝箱外墻上,精心繪制上師生卡通形象,并書寫“用愛托起孩子的明天”暖心標語;同時對足球場旁三個分別用作物業(yè)辦公室、清潔工休息室和體育器材室的集裝箱外立面進行了藝術創(chuàng)作。經(jīng)過兩天的協(xié)作努力,師生們將原本素白的大幅墻面轉化為充滿教育溫度的校園景觀,為特殊教育環(huán)境增添了人文關懷的亮色。

1981年,年僅9歲的甘云山在家人的支持下,自己一個人來到了武漢市第一聾校求學。甘云山從小就對美術有著濃厚的興趣,憑借著刻苦努力,甘云山考上了湖北廣播電視大學,開始了工藝美術的學習。畢業(yè)后,甘云山回到武漢市第一聾校任教。他告訴長江日報記者:“我是一個聾啞人,我的兒子也先天失聰,所以更懂得殘疾人的艱辛和痛苦。希望學生和當年的我一樣,能在美術創(chuàng)作中找到目標和希望?!?/p>

和普通學校相比,聾啞學校的教學難度會增加很多。甘云山經(jīng)常在下課后繼續(xù)為學生補習功課,指導學生學習美術知識。他錄制了6節(jié)手語視頻,幫助學生在課余時間鞏固知識點。從教30年,他將200多名聾啞學生送進大學,幫助他們成為自食其力的人,感受外面更美好的世界。

甘云山不僅教授知識,還是這群聾啞學生的“愛心爸爸”。曾經(jīng)有學生上學期間經(jīng)常逃課外出上網(wǎng),他的媽媽為了陪讀,從外地來到武漢,在學校附近擦皮鞋。甘云山了解情況后,將孩子接到自己家里無償輔導。半年時間里,這位同學端正了學習態(tài)度,也開始發(fā)奮學習。后來,他的高考成績達到了天津理工大學和長春大學兩所大學的錄取線。

在第九屆武漢市道德模范評選中,甘云山榮獲“敬業(yè)奉獻模范”稱號。2023年12月,他牽頭組建“甘云山志愿服務隊”,組織起學校教師、學生及社會志愿者等30余人投身公益事業(yè)。團隊利用課余時間開展校園環(huán)境美化工程,完成集裝箱彩繪、墻面藝術創(chuàng)作、地面游戲圖案繪制、停車網(wǎng)格線規(guī)劃等項目,將個人奉獻精神轉化為集體公益力量。硚口區(qū)委社會工作部為服務隊授予了藍白相間的專屬隊旗。甘云山表示,未來,團隊計劃增設校園手語文化墻,進一步豐富無障礙環(huán)境建設。長江日報 記者 劉嘉)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主辦

技術支持:荊楚網(wǎng)

投稿郵箱: hbwmwxxbs@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