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陽市淯溪鎮(zhèn)新時代文明實踐所黎紅燕等在春新村表演漳河大鼓《改革春風徐徐來》,宣講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
隆冬時節(jié),當陽市漳河岸邊油菜吐綠、生機盎然。淯溪鎮(zhèn)林河村村民魯家軍新修的稻場上人聲鼎沸,村民們歡聲笑語,小板凳一字排開,靜待一場別開生面的“大戲”。 “漳河大鼓響聲聲,眾位鄉(xiāng)親聽號令。清潔家園在行動,人居環(huán)境要提升……”隨著漳河大鼓傳承人黎紅燕那清亮而富有穿透力的唱腔響起,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了稻場中央。黎紅燕與四位搭檔身著傳統(tǒng)服飾,手持鼓槌,用獨具特色的花鼓腔,將近年來農村人居環(huán)境的改善、鄉(xiāng)村振興的碩果以及“清潔家園在行動”的政策娓娓道來。 “住房好比一張臉,亂七八糟蠻‘澀’人,掃干凈、收‘通豁’、碼整齊,燕子歸來鬧門庭。”黎紅燕的大鼓演繹漸入佳境,村民們聽得如癡如醉,掌聲、歡笑聲此起彼伏?!斑@大鼓唱的就是咱身邊的事兒,易懂、好記?!贝迕裰苡裾湓捯魟偮?,一旁的孫慶元大爺便接過話茬:“前陣子聽說市里、鎮(zhèn)里都在搞清潔家園行動,正愁不知道怎么參與呢,這漳河大鼓宣講隊就來了。咱們既看了表演,又了解了政策,兩全其美,蠻娵隅?!?/p> 淯溪鎮(zhèn)黨群服務中心曹雪蓮等在玉泉街道三橋村表演漳河大鼓《鄉(xiāng)村振興正當時》。 黎紅燕告訴記者,漳河大鼓作為湖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流傳于漳河兩岸的淯溪、慈化、河溶等地,歷史悠久,可追溯至戰(zhàn)國時期。這種傳統(tǒng)說唱藝術起源于打鼓說書,形式靈活、唱腔優(yōu)美?!拔覀冊谑卣耐瑫r也在不斷創(chuàng)新,從一人表演發(fā)展到多人表演,增加了鼓架、簡板等工具,還加入了樂隊伴奏和伴舞?!蓖械恼暮哟蠊牡诙鷤鞒腥岁惣t耀對此深有同感:“我們創(chuàng)作了一批新曲目,既保留了傳統(tǒng)的曲牌和說唱方言,又融入了聲光電技術、舞美設計等現代元素,讓漳河大鼓更符合現代觀眾的審美需求。” 陳紅耀即興表演了一段新創(chuàng)作的大鼓作品《改期》,鼓聲鏗鏘,說唱結合,引人入勝?!按蠊囊磺庙懧暵?,唱唱咱們老百姓?;閱始奕⑵匠J?,人到情到見真心……”陳紅耀的唱腔融合了花鼓腔、嗩吶腔、民間小調等,依字行腔,與當地方言相得益彰,讓人倍感親切?!斑@個《改期》是根據我們當地的人和事改編的,用大鼓唱出來很有韻味,既弘揚了鄉(xiāng)風文明,又促進了社會和諧,聽著心里暖暖的。”林河村黨支部書記曾玉超表示,漳河大鼓在當地深受群眾喜愛,不少村民和村干部都熱衷于表演。“90后”村婦聯主席吳秀云就是漳河大鼓的忠實粉絲?!皽U溪河的姑娘,不打哈哈就唱歌?!毙愿耖_朗的她從小就喜歡漳河大鼓,加入黎紅燕的表演團隊后,說唱水平更是突飛猛進。她不僅在家鄉(xiāng)唱,還經常外出表演,她告訴記者:“漳河大鼓唱的是老百姓的故事,我們走出去,也是在弘揚當陽傳統(tǒng)藝術,讓更多人了解當陽、愛上當陽?!?/p> 淯溪鎮(zhèn)黨群服務中心陳紅耀在東門小學教聯體淯溪小學教唱漳河大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喜歡上了漳河大鼓,讓這一傳統(tǒng)曲藝后繼有人、煥發(fā)出新的生機。同時,這些作品還讓廣大農民群眾“坐得住、聽得進、記得牢”。淯溪鎮(zhèn)文化服務中心結合“板凳課堂”,通過漳河大鼓解讀國家政策、普及法律知識、傳遞鄉(xiāng)風文明,每個月都要下鄉(xiāng)五六次。他們創(chuàng)作了黨史學習教育系列作品《寶田賣田》、反映精準扶貧政策的《過門》、宣傳禁捕政策的《河長收網》等,不僅提升了文藝作品的理論水平,還收獲了湖北省百花書會文學獎等殊榮。 “我們已經將漳河大鼓引入校園,開設了大鼓課間操等非遺特色課程,積極培育第五代傳承人?!睖U溪鎮(zhèn)黨委書記王德銳表示,將不斷努力,讓漳河大鼓在新時代煥發(fā)出更加絢麗的光彩。(三峽日報 記者張鍇 通訊員陳曉燕、李香怡 攝影:三峽日報記者 尤蔓 通訊員 陳曉燕 李香怡 攝)
發(fā)表時間:2025-01-24 來源:湖北文明網
當陽市淯溪鎮(zhèn)新時代文明實踐所黎紅燕等在春新村表演漳河大鼓《改革春風徐徐來》,宣講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
隆冬時節(jié),當陽市漳河岸邊油菜吐綠、生機盎然。淯溪鎮(zhèn)林河村村民魯家軍新修的稻場上人聲鼎沸,村民們歡聲笑語,小板凳一字排開,靜待一場別開生面的“大戲”。 “漳河大鼓響聲聲,眾位鄉(xiāng)親聽號令。清潔家園在行動,人居環(huán)境要提升……”隨著漳河大鼓傳承人黎紅燕那清亮而富有穿透力的唱腔響起,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了稻場中央。黎紅燕與四位搭檔身著傳統(tǒng)服飾,手持鼓槌,用獨具特色的花鼓腔,將近年來農村人居環(huán)境的改善、鄉(xiāng)村振興的碩果以及“清潔家園在行動”的政策娓娓道來。 “住房好比一張臉,亂七八糟蠻‘澀’人,掃干凈、收‘通豁’、碼整齊,燕子歸來鬧門庭?!崩杓t燕的大鼓演繹漸入佳境,村民們聽得如癡如醉,掌聲、歡笑聲此起彼伏?!斑@大鼓唱的就是咱身邊的事兒,易懂、好記?!贝迕裰苡裾湓捯魟偮?,一旁的孫慶元大爺便接過話茬:“前陣子聽說市里、鎮(zhèn)里都在搞清潔家園行動,正愁不知道怎么參與呢,這漳河大鼓宣講隊就來了。咱們既看了表演,又了解了政策,兩全其美,蠻娵隅?!?/p> 淯溪鎮(zhèn)黨群服務中心曹雪蓮等在玉泉街道三橋村表演漳河大鼓《鄉(xiāng)村振興正當時》。 黎紅燕告訴記者,漳河大鼓作為湖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流傳于漳河兩岸的淯溪、慈化、河溶等地,歷史悠久,可追溯至戰(zhàn)國時期。這種傳統(tǒng)說唱藝術起源于打鼓說書,形式靈活、唱腔優(yōu)美?!拔覀冊谑卣耐瑫r也在不斷創(chuàng)新,從一人表演發(fā)展到多人表演,增加了鼓架、簡板等工具,還加入了樂隊伴奏和伴舞?!蓖械恼暮哟蠊牡诙鷤鞒腥岁惣t耀對此深有同感:“我們創(chuàng)作了一批新曲目,既保留了傳統(tǒng)的曲牌和說唱方言,又融入了聲光電技術、舞美設計等現代元素,讓漳河大鼓更符合現代觀眾的審美需求?!?/p> 陳紅耀即興表演了一段新創(chuàng)作的大鼓作品《改期》,鼓聲鏗鏘,說唱結合,引人入勝?!按蠊囊磺庙懧暵?,唱唱咱們老百姓。婚喪嫁娶平常事,人到情到見真心……”陳紅耀的唱腔融合了花鼓腔、嗩吶腔、民間小調等,依字行腔,與當地方言相得益彰,讓人倍感親切?!斑@個《改期》是根據我們當地的人和事改編的,用大鼓唱出來很有韻味,既弘揚了鄉(xiāng)風文明,又促進了社會和諧,聽著心里暖暖的?!绷趾哟妩h支部書記曾玉超表示,漳河大鼓在當地深受群眾喜愛,不少村民和村干部都熱衷于表演?!?0后”村婦聯主席吳秀云就是漳河大鼓的忠實粉絲?!皽U溪河的姑娘,不打哈哈就唱歌?!毙愿耖_朗的她從小就喜歡漳河大鼓,加入黎紅燕的表演團隊后,說唱水平更是突飛猛進。她不僅在家鄉(xiāng)唱,還經常外出表演,她告訴記者:“漳河大鼓唱的是老百姓的故事,我們走出去,也是在弘揚當陽傳統(tǒng)藝術,讓更多人了解當陽、愛上當陽。” 淯溪鎮(zhèn)黨群服務中心陳紅耀在東門小學教聯體淯溪小學教唱漳河大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喜歡上了漳河大鼓,讓這一傳統(tǒng)曲藝后繼有人、煥發(fā)出新的生機。同時,這些作品還讓廣大農民群眾“坐得住、聽得進、記得牢”。淯溪鎮(zhèn)文化服務中心結合“板凳課堂”,通過漳河大鼓解讀國家政策、普及法律知識、傳遞鄉(xiāng)風文明,每個月都要下鄉(xiāng)五六次。他們創(chuàng)作了黨史學習教育系列作品《寶田賣田》、反映精準扶貧政策的《過門》、宣傳禁捕政策的《河長收網》等,不僅提升了文藝作品的理論水平,還收獲了湖北省百花書會文學獎等殊榮。 “我們已經將漳河大鼓引入校園,開設了大鼓課間操等非遺特色課程,積極培育第五代傳承人。”淯溪鎮(zhèn)黨委書記王德銳表示,將不斷努力,讓漳河大鼓在新時代煥發(fā)出更加絢麗的光彩。(三峽日報 記者張鍇 通訊員陳曉燕、李香怡 攝影:三峽日報記者 尤蔓 通訊員 陳曉燕 李香怡 攝)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主辦
技術支持:荊楚網
投稿郵箱: hbwmwxxbs@vip.163.com